- 作者:(未知)
- 发表形式:(未知)
- 发表时间:(未知)
- 来源:http://m.6okok.com/wuqi/lenbingqi/shu.html
棍棒古人称为殳,又叫做柞、杖、棓1、后来才叫棍、棒。早期的殳,是一根坚实的、带有八棱的粗木棒,长约一丈二尺左右。到了战国时期,出现了铁头或全用铁铸的殳。
殳是什么
棍棒古人称为殳,又叫做柞2、杖、棓、后来才叫棍、棒。三代时,殳与弓矢、戈、戟、矛并列为“五兵”3之一,是车战时代的重要兵器。般商时代的青铜兵器产量有限,只供贵族执用;从奴隶中征集的徒卒4主要使用木棒作战。两军交锋时,贵族甲士乘在高大的战车上,左持弓,右持戈,车毅相错,白刃格斗。而广大的徒卒却只能簇拥在车前、车后、车左、车右,用殳击敌。《诗经·卫风·伯兮》中说的“伯兮执殳,为王前驱”描写的正是这种情景。公元前十一世纪,当周武王姬发5率领八百诸侯伐封,与殷封王受辛会战于牧野,殷师“前徒倒戈”,武王挥师追杀,殷军大败,死伤遍野,“血流漂杵”《尚书·武成》这些漂在血海上的杵,就是殷军徒卒所用的木棒—殳。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6时,晋国兵源不足,大量征兵补充军队一时造不出那么多铜兵器,“遂伐其木,以益其兵”。秦末陈钞、吴广起义时,广大不满秦朝虐政的农奴,“揭杆而起”,他们用的兵器,都是这种竹木制造的简单冷兵器殳。
中国古代兵器殳介绍
殳的种类较多。早期的殳,是一根坚实的、带有八棱的粗木棒,长约一丈二尺左右。到了战国时期,出现了铁头或全用铁铸的殳。《六韬·军用篇》中曾提到一种重12斤的“方首铁榕”,即是方形铁头的殳。后来出现了全铁的殳。后世云游僧人,携带的防身禅杖、锡杖,即是从殳演变来的。
曾侯乙墓出土的殳
过去很多训诂学家、考古学家都认为“殳无刃”。《考工记,庐人》贾公彦疏:“殳,长丈二尺,无刃,可以击打人”。另《释名·释兵》也说:“殳,殊也,长丈二尺而无刃”。后来一些经籍注琉、辞书释文均沿用此说。解放后,考古学家曾在安徽寿县蔡侯墓中发掘出有刃的殳头。但是囿于“殳无刃”的旧说,误定为矛的一种变形。直到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出现了有铭文的带刃殳,方证实战国时期,除了无刃殳之外,还有一种带刃的殳(考古学学者称「鋭殳7」)。从曾侯乙墓出土的七件殳来看,当时至少有两种形制的殳。一种是无刃殳,又称(⿰晋殳),通长3.29-3.40米,折合战国尺约为13-14尺。去掉两端的铜铸和装饰物,正合《考工记》所说的长一丈二尺之数。(⿰晋殳)字的这个“晋”旁,并不是指晋国,据《考工记》郑玄注:“晋谓矛戟下铜鐏8也”。由此可知,(⿰晋殳)指的是柄下带鐏的殳9、另一种殳有刃,在长杆顶端还有两个球状铜箍,两者相距35-51厘米,变头有三棱形矛刺。受杆通长3.29-3.40米,直径约2。8-3厘米,这些殳上有“曾侯(⿰戉阝)之用殳”10等铭文。因此我们可以确认,战国时期确有带刃的殳。有的铜箍上带刺球,也许后世的狼牙棒一类兵器来源于此。
三国时期的殳
三国时期的步兵装备大量的殳。魏国大将钟会率兵平定西蜀:后,阴谋叛魏,密掘一个大坑,埋伏数千名手执白棓的亲兵,准备召集“护军、郡守、牙将、骑督以上”和蜀国归降官员开会,然后一举击杀。没想到,事机泄露“一夜传相告,皆偏”,各营将士遂把钟会杀死(《三国志·魏书·钟会传》)。东吴将军贺齐征伐丹阳“山贼”时,率精兵5000人,持白棓攀登高山,“击杀万计”(葛洪:《抱朴子》)。白棓,也就是殳。
仪仗用的殳
古代还有一种仪仗用的殳。积竹为棒,八棱,“建于兵车、旅贲以为是驱也”。《说文·殳部》汉代的“执金吾”所持的金吾就是这种礼殳。礼殳通体铜制,两头镀金,拿在手中金光闪闪,很是威武。朝会时,御史大夫、司隶校尉手持金吾夹侍皇帝。后来,殳成为法律的象征。曹操为洛阳比部尉时,悬五色威严棒于门外,如有违法者,不论豪强,一津击杀。
殳与棍棒
宋太祖赵匡胤出身武将,善用棍棒,传说他靠“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”。宋军中装备多种形式棍棒。《武经总要》卷十六中,有七幅宋代棍棒图,有的棒首增加了刃器,有的两端包铁,有的鐏部加刺刃,棒杆缩短到四至五尺,变成短兵器,便于挥舞格斗,这样一来。杀伤能力显着提高。
明代把白棓叫做棍,棍长八尺左右,重三斤八两,又叫少林棒,首端有刃的则称为大棒。大棒的顶端有鸭嘴形刃,长二寸,刃有中锋,一面起脊,另一面有血槽,净重四两。明军操练、教习武艺以练棍棒为主。戚继光主持练兵时曾编印《棍法口诀》,他说:“用棍如读四书,钩刀枪把如习一经,四书即明,六经之理亦明矣”,他坐镇蓟州时,有的将士认为明军乘骑不如塞外铁骑,每逢交手,常常失利,产生畏战心理。戚继光特地召集属下十二路镇守将领集训,并亲自持大棒作对抗骑兵的示范表演,使部下信服,增强了必胜的信心。
棍棒主要是一种打击武器,依靠人的力量使棍获得加速度时所产生的动能来击杀生命。然而当防御能力提高之后,在坚实的甲头盔和护身甲的保护之下,其杀伤能力有限,因此殳在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便逐步下降了。
参考文献
(完)
- 此处为「棒」通假字。古同「棒」,棒子。https://www.zdic.net/hans/%E6%A3%93。↩
- 柞树,栎属的乔木或灌木的通称。https://www.zdic.net/hans/%E6%9F%9E。↩
- 「五兵」: a. Wikipedia. 五兵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A%94%E5%85%B5. b. 《周禮·夏官·司兵》:「掌五兵五盾。」鄭玄註:「五兵者,戈、殳、戟、酋矛、夷矛也。」夷矛和酋矛是两种长度不同的矛,夷矛较长。3. 本文指出三代(夏、商、周)时,「五兵」指「殳、弓矢、戈、戟、矛」似不准确。↩
- a. 百度百科. 徒卒. https://baike.baidu.com/item/%E5%BE%92%E5%8D%92. b. 泛指兵卒。↩
- 姬发: a. Wikipedia. 周武王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/%E5%91%A8%E6%AD%A6%E7%8E%8B. b. 周武王本名「姬發」。↩
- 城濮之战:a. Wikipedia. 城濮之战. 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zh/%E5%9F%8E%E6%BF%AE%E4%B9%8B%E6%88%98. b. 城濮,近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西南临濮集。相关典故:「退避三舍」、晋国公子重耳。↩
- 锐殳:a. 有刃殳可称为「锐殳」。b. 冷兵器研究所(百度网用户). 〈没有曾侯乙墓的出土,中国车战五兵里殳的形制就永远是个迷了!〉.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baike.baidu.com/tashuo/browse/content?id=0c0eaf1e5b71d04fb72e1c8e.)↩
- 鐏:百度百科:鐏, 汉典:鐏。↩
- 有鐏殳:a. 朱三(知乎网用戶,https://www.zhihu.com/people/zhu-san-87-55).〈鐏和镦,以及中国长矛的鐏〉.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27772224. b.〈鐏和镦,以及中国长矛的鐏〉摘抄: i) 所有长柄武器尾部部件均可称鐏,镦为鐏的一种;ii) 商代至汉代时期,无论外形,装于戈尾部者称鐏,装于矛戟尾部者称镦;iii) 汉代以后,底部尖锐者称鐏,底部平坦者称镦;iv)) 整体上说,在古代,鐏(镦)属于长矛的标准配件之一,矛鐏的顶端为开放的圆筒,底部造型则有尖锐和平坦之分。矛鐏可以避免矛柄末端磨损,同时还可以起到增加尾部配重的作用。另外,外形尖锐的鐏可以作为辅助的攻击手段,同时也方便武器插在地上。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有限,基层步兵使用的长矛有不少都没有装鐏;v) 相对于其他朝代来说,清代的资料和存世实物最多,根据皇朝礼器图式可以得知,在乾隆年间,军队装备的枪矛类武器有16种,其中虎枪安装角镦,健锐营长枪、护军骁骑长枪、绿营长枪、绿营火焰枪、绿营梨花枪、绿营矛、绿营钩镰枪、绿营双钩镰枪、绿营虎牙枪、绿营蛇镰枪、绿营雁翎枪均安装铁鐏,绿营十字镰枪、绿营火镰枪、绿营钉枪不安装鐏,绿营手枪安装骨镦。这些枪不少都有存世实物,这些实物的外形与书中描述基本一致,但末端装鐏的情况却与书中不尽相符。c. 与鐏相关的名词:鐓、纂(明清時鐏又稱「纂」,如槍纂、刀纂)。d. 与殳相关的名词:矛、戈、戟、槍、鈹、矟/槊。↩
- 冷兵器研究所(百度网用户). 〈没有曾侯乙墓的出土,中国车战五兵里殳的形制就永远是个迷了!〉. https://web.archive.org/save/https://baike.baidu.com/tashuo/browse/content?id=0c0eaf1e5b71d04fb72e1c8e.↩